aoi学院

Aisaka's Blog, School of Aoi, Aisaka University

学术人生-田渊栋:深度阅读、克服惰性

深度阅读

一般性阅读与深度阅读的区别,关键是,脑中是否对文中观点进行了深加工。

前者要求低很多,只要记得大致观点就可以,不需要对观点做深加工。比如说文章里说A影响了B,教材里说某事物是另一事物的主要原因,记得就好,别人问起就可以照样回答。而深度阅读则是两回事。每个进来的观点都需要反复思考,自洽了才能放进来成为自己的核心观点。对深度阅读来说,各式各样的阅读材料,即便再权威也并非真理,而只是某个可信或者不可信的证据,需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审视,去伪存真。

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进行了深度阅读呢?一个简单方案是通过自己的“猜功”来检验。一段文章,看了上面猜下面,看了几个词猜其它的,能猜中说明对主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,即便猜不中也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训练。猜不出来,抹掉文字之后没意识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一般是因为相关的文章看得太少,没有对照和比较的经验,对这个方向是外行,只能文章里说啥就是啥,被动接受,当复读机,这样的阅读就比较浅,也很容易忘掉,花再多的时间也是无用的。

猜功不行,基本可以判断不是深度阅读;但猜功很好,未必说明真的“读进去了”。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各种浅显的证据来进行猜测,对深度理解内容并没有实质作用。猜功只是入门的手段,再往上走,接下来是要总结提炼出自己想看的关键点。

想一想,为什么文章中有的结论好猜,有的结论难猜?是因为它是一个复杂逻辑后得出的重要结论?一个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的现象?抑或只是一个随机出现的有趣事实?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好,建立起脑中的模型和知识网络,明白有些结点是重要的,有些则是可有可无的,这才是前文中提到的“观其大略”。

最后,再回头来看其它相关的文章,对于这些关键点,这些文章又是如何阐述,如何解释,用什么样的方案,如何在具体问题上解决的。带着目的去看文章,跳跃阅读,只抓住重要的细节和观点,有的放矢地深入,并知道读到什么程度算是读完了,马上可以去下一篇。这样可以做到”一目十行“,看得快又看得好。

脑中建立的模型,是要不停地迭代更新的。如果文章在某个你觉得莫名其妙的方向上,花了很多篇幅阐述一个没见过的主题,那说明也许自己之前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问题。这时候就不能再“不求甚解”了,需要好好读一下,好好想想那些问题是什么,并且补充进自己的知识体系里去。然后再多看看别的文章,是否有同样的讨论和分析,它们的见解又是什么样的,等等。

猜测,建模,更新,如此反复运转几个回合,至此整个深度阅读体系才建立起来。这里可以看到,什么时候仔细,什么时候粗略,都是要依照情况而定的,不是用几个成语能完全概括,需要亲力亲为,深入体验。对于一般人而言,为了习得知识,能有一定程度的深度阅读已是不易。如果想要提高效率,就不要被阅读牵着走。为好奇而阅读当然可以(这也是知乎吸引人的地方),但带着问题和目的来读来思考,几乎总是更有效率的方案。

为了学术工作而阅读,则要求更高。以上所说的几个阶段,不过只是学术阅读的入门罢了,在这基础上,需要不停地做好“掀桌子重来”的准备。为完成一件事情打的这些补丁,是否存在未覆盖的漏洞?这乱成一团的知识体系,是否不过是为了现象而强行编造出来的故事,其实有更好的解释?那些在文章中大段阐述的事实,是否存在一个更为深刻而简单的原因?在读完大量文献后好不容易构建出来的知识网络,是否又是更深层次“真理”的种种表象?

达到了这一步,才学会了如何进行评审,如何问出深刻的问题,渐渐形成自己的想法,提出独到的见解,在学术上有所突破。

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上来看,以上说的,其实和“通过自监督学习来学习有用表示(representation)”是有很强的对应的。我们现在看到的预测式模型(predictive model)和对比学习(contrastive learning),其实就是深度阅读入门阶段“猜功”的对应——一句句子里抹掉一个词或者改换一个词,一张照片里挖去一块区域,通过让模型去预测,来学习到数据中潜藏着的重要知识。自监督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,比如说模型找到了各类作弊方案而未能学习出有用的表示,也正印证了猜功不一定有效。而猜功之后,人工智能领域还能设计出什么样的模型,如何让人一样做到深度阅读,能纲举目张地归纳知识体系,并提出质疑?在这点上,A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最后,这一切之上,这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案背后,究竟是什么样的数学机制在起作用,则是一个更深刻更困难的学术问题了。


克服惰性

“克服惰性”是另一个大家关注的话题。

说起这个话题,大家总是会想到历史上的各种传奇人物如何如何坚韧不拔,克服重重困难,达成不朽的功绩。但我想说的是,虽然必要的自控力是重要的,但还是不要太过相信自己的毅力。精神力量在物质条件面前,其实是非常弱小的。“头悬梁,锥刺股”之类的听听就好,“人定胜天”也只是个宣传口号,真的要实行起来,既伤害身体又没有效率,纯粹是为了感动别人。

传奇之所以是传奇,是因为几乎没人能做到。

对于普通人而言,最有效率的方案,是不要想着克制欲望,把它当作敌人,而是想办法反过来充分利用它。

在这方面,用强化学习的原理去分析会很有意思。比如说,游戏为什么比学习更受欢迎?那是因为在游戏中付出的代价很小,很快能获得满足感,并且奖励是高度可预测的;而相比之下,学习的激励要等很久很久才能获得,并且因为各种外界因素,不确定性很大。

那怎么办?首先可以参考强化学习中的“奖励塑形”(reward shaping),把目标分解成小目标,把遥不可及的激励分解成近在眼前的确定性小激励。与其头痛今天要做的十件事情,不如一件件列出来,每做完一件就划掉一个待做事项,是不是也有满足感?过去的经验无数次表明,如果同时要做十件事情,大脑处理不过来,结果是干脆放弃,低头刷手机一件也做不成;如果一件一件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陈列出来,那反而会产生十足的行动力,并且在做完简单的之后,产生挑战更难事务的欲望。

当然,“奖励塑形”本身也是一个任务,而且是个比较辛苦的计划性任务,挺费脑子。这就需要第一推动力,乘着自己有克服惰性的意愿,赶紧把它做好了,之后细水长流,就会轻松不少。回顾以往,很多“懒得做”的事情都是抓住了某些契机,尔后开始做起来的。这些契机可能是“告诉了别人自己要做这个,所以不得不做啊”,或者是“随便写了几行代码发现还没那么难”,等等。就比如说最近的这两篇文章,周五晚上冒出些想法,先乘没睡觉之前写一点起个头,今天早上再增加一些想法,润个色,就可以和读者见面了。要是昨天晚上先倒头睡觉,今天起床再想想手上的事情堆积如山,就可能没有这个动力再从头开始写这两篇文章。不知不觉,《技术之外》系列已经写到了第五篇。要是从一开始就发大宏愿说要一口气写十篇,那就会拖延症爆发,很难开头。

如果能有意识地创造这些契机,开始一件事的阻力就会小很多。

再往上看,如果对所从事的工作本身有兴趣,那么激励就不仅仅来自于外界,而更多更频繁地来自于内心探索欲或是成就欲的满足,具备相对高的确定性,做事也会顺利很多。强化学习中,这个叫作“内禀激励”(intrinsic reward),所谓“求人不如求己”。到这个阶段,就不会再提出”如何克服惰性“的问题,而已是沉浸玩耍,乐在其中了。当然,这种情况可遇不可求,碰到一定要珍惜,之后也会碰到其它惰性方面的问题,比如说只会在自己擅长的方面拼命花时间,而不会去主动完善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方面。这一点,可以参照我之前写的《把棋盘翻过来想》。

最后要注意的一点是,虽然有各种方法,但“克服惰性”永远只是一个手段而非目的。罔顾客观事实,一味强调主观能动性,朝着不切实际甚至不正确的方向狂奔,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。对于个人而言,为了锻炼天天跑步跑伤膝盖,为了赚钱拼命加班导致猝死,都是活生生甚至血淋淋的教训。往大处看,则有无数的历史教训,一个充满浪漫理想与善意的开头,一次勤勉有加拼上性命的豪赌,带来的并非是美好生活,而是极其悲惨的结局。

所以时常问自己一句“为什么要努力”是非常重要的,明确了目的,才会在“道”这个层面更有前进的动力。


参考资料
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read/cv22564712/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491841768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4924182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