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oi学院

Aisaka's Blog, School of Aoi, Aisaka University

摄影基础入门:5分钟读懂光圈是什么?光圈大小和景深的关系!

相信学摄影的你们一定听过曝光三要素「光圈、快门、ISO」,但可能对其原理和应用不太熟悉。走路不带风建议大家可先参考「曝光三要素:光圈、快门、ISO感光度 | 新手摄影入门指南」这篇文章,先复习曝光基本原理后再来看本篇会更有效果!

而本篇文章要介绍的主题-光圈,可说是曝光三要素中最困难、也最容易搞混的,因此带风将会从最简单的观念开始、再逐步谈到其应用和技巧,并会在文章最后总结3个初学者必学的光圈重点知识,一定要看到最后哦!


光圈是什么?

浅谈光圈

光圈

「光圈」是镜头内一个控制孔径大小的组件,由数个光圈叶片所组成,主要用来调节进光量(光线进入相机的量) 。当其他参数不变情况下,调大光圈会使进入相机的光变多,进而使得照片变得更亮;缩小光圈则相反,会使得照片变得更暗。

更具体来说,光圈的作用原理和人的瞳孔十分相似,为了应付不同光线和不同的视觉环境,人的瞳孔在艳阳下会缩小以避免不适、黑暗中会放大以获取更大的进光量;光圈亦是如此,因此大家才会说「大光圈有更好的夜拍能力」。

  • 光圈越 → 开孔越大→ 进光量越大→ 照片越
  • 光圈越 → 开孔越小→ 进光量越小→ 照片越

光圈的结构

光圈的结构

光圈是由光圈叶片所构成的,通过这些光圈叶片的开度来控制光圈的大小。一般来说,光圈叶片越多,除了有越高的精度外、也越能实现正圆形的光圈孔洞。目前主流镜头一般都具备5-9片的光圈叶片。(如上图,该镜头有7片光圈叶片)

(PS:一般而言中阶镜头可能有7片,而较好的镜头则会强调有9片,但非绝对。有些老镜头动辄有15片以上的叶片。)

那么光圈叶片的多少对于实际拍摄有什么影响吗?如上所述,越多的叶片所围出的光圈越圆,此时所呈现的散景也会较为圆润滑顺;反之,叶片越少则越容易有多边形的散景(如下图右上,散景为7边形)。也因此较高阶的镜头都会特别强调其叶片数量有9片或以上的原因。


光圈数值和曝光

一般而言我们会以f/值来表示光圈的大小,比如说f/1 , f/1.4 , f/2 , f/2.8 , f/4 , f/5.6 , f/8 , f/11 , f/16 , f/22。(另外,除了f/值外,光圈还会有其他表示方式,如F2.8、f2.8、1:2.8,其代表的意义都是f/2.8 )。

至于f/ 值的公式或由来并不重要(有兴趣可参考段落5 [补充资料] ),但大家务必知道的是「数字越小代表光圈越大」,所以f/ 2.8的光圈比f/ 8还要更大的。至于大多少呢?2 倍、3 倍、还是2.85倍呢?其实都不是,正确答案是8 倍。怎么知道的呢?

这里我建议大家可以将常见的光圈数值简单记一下(f/ 1 , f/ 1.4 , f/ 2 , f/ 2.8 , f/ 4 , f/ 5.6 , f/ 8 , f/ 11 , f/ 16 , f/ 22 ),为什么?因为这里的数字只要每往右一格,光圈就会下降一级、进光量减半。所以f/ 2.8 比f/ 8大了3级,所以光圈和进光量是f/ 8的8倍。

因此,当所有参数和环境都一样时,使用f/ 4的光圈会比使用f/ 2.8的光圈还要暗一倍(进光量少了一半),如果要获得f/ 2.8一样的曝光度,需要将快门时间增加一倍、或是将感光度提高一倍;同理,今天如果要利用光圈将f/ 4的照片亮度再减一级,自然也就会知道要将光圈调至f/ 5.6而非f/ 2.8或f/ 8。

  • f/值越 → 光圈越 → 照片越
  • f/值越 → 光圈越 → 照片越

光圈和景深的关系

光圈和景深的关系

了解光圈的基本原理后,再来要来谈谈光圈在摄影上的应用,其中与光圈最密切相关的就是景深。相信大家应该常常听到「大光圈浅景深、小光圈深景深」的概念,究竟什么是景深呢?

景深是什么?

一般我们在拍照时,除了拍摄的主体外,通常还会有背景和前景,以下图为例,主角为女孩①,背景和前景则分别为树木②和小狗③ 。今天当相机对焦完成之后,对焦点的前后范围中,影像清晰的深度有多少,我们就称之为景深。今天状况(1)的清晰范围较广,我们便会说该图片的景深比较深;而状况(2)的清晰范围较窄,我们便会说该图片的景深比较浅。

从实际的范例图片中也可以看出,景深越深能看清楚的范围也就越大,反之,景深越浅则清楚范围则越窄。


光圈、景深、散景的关系

下图是带风用来示范光圈与景深的图,我们将对焦位置设定于绿色框框处(无尾熊),而分别测试在大光圈f/ 2.8以及小光圈f/ 8.0下的实拍结果。大家可以从前景(深色烛台) 和背景(远方厨具) 的虚化程度发现,大光圈下的清晰范围较小,有较浅的景深,而小光圈下的清晰范围较大,有较深的景深。

另外,除了深、浅景深这种名词外,我们还将这种「对焦点范围外、那些虚化、朦胧的成像」叫做散景。也就是说,当今天光圈越大、景深越浅的时候,我们可以得到的散景也就越多越明显;而光圈越小、景深越深时,则散景较少教不明显,所以景深和散景其实是一样的概念。

  • 光圈越 (f/值越) → 画面清晰范围越 → 景深越(散景)
  • 光圈越 (f/值越) → 画面清晰范围越广 → 景深越(散景)
  • 大光圈浅景深、小光圈深景深

大、小光圈的优缺点和使用时机?

既然知道基本原理和景深应用了,那么具体什么时候要用大光圈、什么时候使用小光圈呢?

下表是带风以概略方式比较大小光圈的优缺点,以及其适合使用的场景。但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并非大光圈只适合拍人像、小光圈只适合拍风景,一切还是得根据拍照当下的环境,还有身为摄影师的你想表达的画面为主,所以千万不要被这些概念给限制了想像力。


光圈越小画质越好?

如同前面所述,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时,其画质表现通常不是最优异的,一般都会需要缩2-3级才会来到镜头的最佳光圈,也就是说缩小光圈有助于提升照片整体的表现,而通常来说镜头的最佳光圈都会介于f/5.6 - f/11这个范围内(并非绝对)。但如果是高阶镜头,即使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画质表现仍然非常优异,虽然锐利且可用,但仍然不是最佳光圈。

既然如此,只要将镜头的光圈缩到最小就可以有最好的画质吗?其实不然,由于物理光学的绕射现象,当光圈过小时(如f/ 22) ,照片反而会不够锐利、有些朦胧模糊的现象。所以当大家在拍风景照时,切记不要为了较深的景深而无限缩小光圈,最好还是将光圈控制在最佳光圈范围内!


镜头光圈怎么看?

知道光圈的使用技巧和应用后,我们又该如何知道自己手边的镜头有多大的光圈?又或者买镜头时该怎么辨别光圈大小呢?

什么是最大光圈?

镜头有分定焦镜和变焦镜,顾名思义,定焦镜头只有单一且固定的焦距(如24mm, 35mm, 50mm, 85mm等),每次使用不同焦距只能换另一颗镜头;而变焦镜则与之相对应,是可以灵活变换焦距的(如24-70mm, 70-200mm等),只要使用的焦距在该镜头的范围内,都可以自由变焦而不用换镜头。

那既然变焦镜听起来这么方便好用,那为何还会需要定焦镜呢?

这是因为定焦镜的光学设计相对单纯简单,不仅光学组件用的较少、更易于优化所以有更好的画质表现、最重要的是光圈通常能做的更大;而变焦镜则与之相反,复杂光学设计使得光圈通常无法做到很大(通常f/2.8),有些甚至还会随着焦距变大,光圈随之缩小。

所以我们究竟该怎么读光圈的大小呢?以下用实例说明。


什么是恒定光圈?

难道变焦镜的光圈一定只能随着焦距变化而缩小吗?没有固定光圈的变焦镜吗?答案是有的,就是所谓的恒定光圈变焦镜。由于要在变焦环境下保持光圈不变,通常恒定光圈变焦镜的价格和重量体积会较高,例如各家厂牌常见的大三元镜头清一色都是f/ 2.8恒定光圈的镜头。这类镜头又该怎么读呢?


光圈怎么调?

想要调整光圈,首先要先有台可以手动控制光圈、快门、ISO的相机(单反、微单、类单都可)。接着将相机设定为手动模式或光圈优先模式,如此一来便可以调整光圈的大小。至于这些模式的功能是什么,带风也会再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讲解相机4大模式(PASM Mode)的差异、以及其适合的使用时机。


光圈级数的计算和原理

该段落会详细介绍光圈f/ 值背后的数学原理。该段落对学习摄影本身并无直接帮助、甚至有些枯燥,大家若不感兴趣可以跳过、不用特别去理解。但若大家和带风一样是个好奇宝宝,相信本段落可以让你更明白其数字背后的物理意义哦!

f/ 值的定义?

光圈f值=镜头焦距mm / 光圈直径
举例: f/ 2.8的镜头,在24mm焦距下,其光圈直径约8.6mm;同理70mm 焦距下,光圈直径则为25mm

所以从光圈的定义可以知道,为什么越长焦的镜头,其光圈很少做到f/ 2.8 或甚至更大,这是因为光圈直径将会变得非常大,不仅会牺牲镜头的重量和体积、其造价也会非常昂贵。也因此我们在市面上可以看到200mm、顶多400mm还会有f/2.8的光圈,但几乎没看过800mm / 1200mm有f/2.8甚至f/4的光圈。

另外,由定义也可以得知,由于光圈直径(光圈大小) 和f/ 值呈现倒数反比关系,这也解释了为何f/值越小而光圈越大。

  • 同样焦距下(eg 50mm):光圈越大的镜头,体积和重量就会越大。
  • 同样光圈下(eg f/ 2.8) :焦距越长的镜头,体积和重量就会越大。

为什么亮度增减一倍,f/ 值非倍数增减?

如同本文第一段所述,若要将亮度提高一倍,光圈需要上升一级,使进光亮增高一倍。但为什么光圈上升一级,其f/ 值不是以倍数方式下降呢?让我们回到进光亮及f/ 值的定义开始吧!

1
2
3
4
5
6
7
8
进光量∝ 光圈面积= π × (光圈半径)^2
说明:光经过光圈后进入相机,所以进光量会受到光圈的面积大小影响(∝为成正比的意思)

∵ 光圈f 值= 镜头焦距mm / 光圈直径 → 光圈直径= 镜头焦距mm /光圈f 值
∴ 光圈面积= π× (光圈半径)^2 = π× (镜头焦距mm / 光圈f 值/ 2)^2
说明:光圈半径= 光圈直径/ 2

总结:进光量∝ 光圈面积∝ (镜头焦距mm / 光圈f 值)^2

所以在相同焦距下,进光量若要提高一倍(×2),f 值需要变为原本的(1 / √2 )倍。这也是为什么光圈级数的排序为f/ 1 , f/ 1.4 , f/ 2 , f/ 2.8 , f/ 4 , f/ 5.6 , f/ 8 , f/ 11 , f/ 16 , f/ 22。


总结

为了让大家能更快速理解本文,带风整理了3大光圈必学知识点总结图,让大家一目了然。

声明:本文著作权归知乎作者 @走路不带风 所有


参考资料
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617924826